3~6岁是学龄前儿童阶段,相当于幼儿园时期,也称为幼童期。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,生长速度比前一阶段相对要慢一些,但生长发育仍处于迅速增长阶段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从婴幼儿无法自理逐步过渡到可以部分独立生活,大脑的发育日趋完善,而消化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。孩子的活动量逐渐增大,活动内容也更为丰富,对热能及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要高于成年人。正常情况下,学龄前儿童所需的各种主要营养素每日供给量标准分别为:

脂肪40~50克

热量5880~6720千焦

蛋白质45~55克

锌10~12毫克

维生素D 10微克

铁10毫克

钙600~800毫克

维生素B1 0.6~0.8毫克

维生素B2 0.7~1.0毫克

维生素C 60~70毫克

维生素A 500~600微克

碳水化合物160~200克

■蛋白质
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,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。学龄前儿童需要有足够的蛋白质供给,如蛋白质摄入不足,会造成儿童发育缓慢、抵抗力减弱、体重减轻、容易疲劳、贫血、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,甚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而造成智力低下。
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:瘦肉、鸡、鱼、牛奶、花生、豆类等。(最好是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同时食用,以增强不同类型蛋白质的互补作用,对儿童的营养价值会更高。)

■脂肪
脂肪可用来变成人体生长发育的能量。儿童生长发育快,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2~4克脂肪。脂肪摄入不足会导致小儿体质瘦弱或发育不好。脂肪过量则易导致肥胖症的发生。
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:乳类、蛋黄和肥肉 。

■碳水化合物
人体80%的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,碳水化合物能保证人体内的蛋白质不被过多分解。儿童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10~20克碳水化合物。
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:谷类、豆类、薯类。

■矿物质类
矿物质中的钙、磷、铁、锌、碘及其他微量元素对学龄前儿童都很重要,以利于骨骼的发育、血细胞的形成以及机体各部分代谢的需要。充足的钙与维生素D的供给不仅能影响学龄前儿童的骨骼增长和骨骼硬度的增加,而且与恒牙的健康有关。此阶段儿童虽乳牙已出齐,恒牙要在6岁左右开始长出,但其钙化过程却早在出牙前开始,所以,钙和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是很重要的。在铁和锌的营养方面应选择含量高、吸收利用好的食物来供给。

■维生素类
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有机物质,缺少维生素可引起许多疾病。
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:蔬菜、水果、鱼肝油、牛奶、动物内脏。

■水
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,能帮助代谢、调节体温、构成全身组织,对各种食物的吸收和排泄有携带作用。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饮水量为1000~1200毫升。

■纤维素
纤维素是不被消化的食物,但其作用却不可忽视。纤维素可刺激消化液的产生和促进肠道蠕动、吸收水分、利于排便,还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,改善血糖生成反应,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速度和部位,对肠道菌群的建立也有好的作用。
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:水果、蔬菜、谷类、豆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