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Chinese宝宝5常见症状见招拆招:预防护理宝典

宝宝5常见症状见招拆招:预防护理宝典

宝宝在婴幼儿时期身体抵抗力差、免疫力低,往往难以抵御疾病的“袭击”,而新手父母因缺乏相应的育儿经验,在遇到宝宝感冒、咳嗽、发热等症状时,常常表现得手足无措。不妨多了解一些关于宝宝常见病的基本知识,做好充分的准备,即使宝宝生病了,父母也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,及时地缓解宝宝的病情,轻松面对各种突发情况。

脐风
新生儿脐部是一个细菌容易繁殖的地方,如果护理不当,宝宝很容易感染,导致脐风,严重时还会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。脐风临床以牙关紧闭、全身肌肉僵直痉挛、角弓反张、面带苦笑为特征。

预防护理宝典
预防:脐带脱落前,最好每日检查脐部,观察脐带残端有无出血、渗血、渗液等情况。若发现宝宝脐部出血要及时送医院处理。

护理:一般情况下只要用消毒棉签蘸75%的酒精涂擦脐部,由内向外做环形消毒,然后盖上消毒纱布,再用胶布固定,以防止感染。

夜啼
新生儿夜啼几乎是所有父母必经的梦魇,其实几乎所有新生儿都会在半夜哭,而且绝大部分是正常的,父母只要有耐心,面对宝宝哭闹时做该做的检视,并依照宝宝的特质给予适当的安抚,就能让宝宝平稳度过特别爱哭的阶段。

预防护理宝典
如果宝宝是因为疾病因素而哭闹,应该采取的方法就是对症治疗。如果是因为非疾病因素所导致,父母就要掌握一些安抚的方法。对新生儿来说,适当地哭一哭没有坏处,既可锻炼心、肺功能,又可加强四肢、腹部肌肉力量,所以听到宝宝的哭声,父母不必紧张,但也不要忽视他,不理他。

新生儿黄疸
新生儿于出生后数天内面目、皮肤发生黄疸,叫“胎黄”,或称“胎疸”,即现在所称的新生儿黄疸。父母要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及初步判断黄疸的程度,如果仅仅是面部黄,为轻度黄疸;躯干部皮肤黄,为中度黄疸;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疸,为重度黄疸。

预防护理宝典
护理:尽早使胎便排出。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,如果胎便不排干净,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,使黄疸增高。还可给宝宝充足的水分,促使其排尿,因为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。

新生儿腹泻
腹泻是新生婴儿常见的病症,主要是因为新生婴儿消化功能不成熟,抵抗力过弱,发育又快,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,一旦喂养不当,就容易发生腹泻。

预防护理宝典
预防:父母在家应仔细观察宝宝大便的性质、颜色、次数和大便量的多少,如果有异常,应及时到医院检查

护理:要注意腹部保暖,以减少肠蠕动,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。对于轻度的腹泻,可继续母乳喂养,但须酌情减少哺乳次数和时间。重度腹泻则需暂时禁食6~12小时,好转后再逐步恢复喂食母乳。(注意!不要滥用抗生素,许多轻型腹泻不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就可自愈。)

新生儿呕吐
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。初为父母者常因宝宝发生呕吐不安和忧虑,甚至为此去医院急诊就医的也不少。新生儿呕吐与其他年龄组宝宝呕吐原因不尽相同,它可能是一种病理反应。

预防护理宝典
预防:为了减少呕吐发生,一般在喂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,伏在妈妈肩上轻拍其背部让他将吞入的空气呼出来,再轻轻放平向右侧卧即可。

护理:凡遇新生儿呕吐时,应仔细观察呕吐物的性质,只要吐出来的东西不是咖啡色或带血丝的,不是草绿色或粪质样物,宝宝肚子不胀,没有发热,反应灵活,肤色红润,大便正常,吐后仍然想吃东西就不要紧。如发热或体温不升,需立即到医院就诊及时治疗。

 

 

Leave a comment